分享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新闻 公司动态 客户动态 行业动态 疯麦云课堂
文旅部:国庆节、中秋节假期A级旅游景区严格遵守“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9月15日,文化和旅游...
2020-09-18 11:23
十一旅游“抢客战” 提前开打:省内游、短途游是主流
距离“十一黄金周”还有两周的时间,然而从8月底9月初开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旅游机构都在积极筹备,因为这可能是今年最为火爆的一个旅游...
2020-09-17 10:56
国内游发展报告2020:预计全年国内游34.26亿人次,旅游经济或呈“W型”恢复
2020年9月1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助理研究员郭娜博士代表课题组在线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数据。...
2020-09-15 10:36
2020国内旅游,缓过气儿了吗?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于旅游行业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规模及增长率双双爆降...
2020-09-15 10:19
智慧景区票务系统,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实施意见》中有何应用?
今年的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意...
2020-09-07 13:40
文旅部部长胡和平:旅游业复苏,需要全球旅游行业的联合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期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于9月5日主办了以“重启旅游,再创繁荣”为主题...
2020-09-07 10:44
半年报业绩亏亏亏之后,旅游业复苏迎来关键节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凤凰网旅游      与半年报业绩披露的热度相比,各旅游企业的业绩可谓是“一首凉凉”。   截至9月1日,在凤凰网...
2020-09-03 10:18
周边游热度大涨,“低密度+高质量”景区或成十一黄金周赢家
今年年初,突然暴发的疫情让旅游业跌入低谷,旅游景区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以及暑期的到来,景区上调限流比例,旅行...
2020-09-03 10:13
宣传推广有妙招 助力复苏显成效
       8月7日,湖北启动“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宣布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出游热情迅速被点燃,随后的首个周末,...
2020-08-31 14:55
暑期旅游市场渐入佳境,全面复苏仍需持续动力
日前,跨省游恢复的消息,为旅游行业发出了全面复苏的信号。陕西以“美妙西安等你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夏秋旅游线路;云南打起古镇牌,将古镇产...
2020-08-28 09:26
全部新闻 公司动态 客户动态 行业动态 疯麦云课堂
文旅部:国庆节、中秋节假期A级旅游景区严格遵守“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9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要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强化旅游产品弹性供给,深化旅游公共服务,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和加快旅游业复工复产复业。    通知要求,要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督导A级旅游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督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严格落实在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和购物场所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督促星级饭店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开展定时消杀。要狠抓责任落实,严守安全底线。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督促A级旅游景区做好防灭火、游乐设备安全检查等工作,督促星级饭店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与宣传、公安、交通、卫健、应急、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要加强综合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贯彻落实于10月1日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加强监管网络表演、娱乐场所、艺术品经营单位等,畅通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和旅游投诉热线。要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通过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完善引导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通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制止餐饮浪费,推进文明旅游。引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加强自律,推出小份菜,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引导游客按需取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剩菜打包,落实“光盘行动”;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
2020-09-18 11:23
十一旅游“抢客战” 提前开打:省内游、短途游是主流
距离“十一黄金周”还有两周的时间,然而从8月底9月初开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旅游机构都在积极筹备,因为这可能是今年最为火爆的一个旅游时段。 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旺季,很多旅游从业者的心态是乐观中夹杂着悲观。 “旅游业要想恢复往年十一的盛况,基本是不现实的。”四川导游徐立(化名)表示。他的判断,和旅游业内普遍的判断一致。徐立表示,虽然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效果比较好,大家的旅游热情比起上半年恢复了很多,但是只要有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就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就会拦住一部分游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旅游业的复苏需要多方配合。首先,从全国的政策上,可以逐步放松景点接待游客量的比例。其次,从地方的政策上,要更规范地使用健康码,不要设定必须下载APP才能使用当地健康码等阻碍,全国层面的健康码应可以通用。最后,由于旅游不是刚需,在做好防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要逐步正常化、常态化,有利于人们出行。 旅行社积极备战黄金周    错失的春节、“五一”旅游旺季,旅游业内很多人想从“十一”补回来。    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今年的“五一”小长假,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仅恢复了同期的50%。    9月初,线上旅游公司携程发布针对“十一”的多份旅游预报,这一发布日期和往年相比早了不少。    携程认为,压抑了9个月的出游需求或许将在8天时间内集中爆发,今年十一成为全年首个旅游高峰和消费黄金周。目前,旅行社也积极备战黄金周,携程平台4000多家国内游旅行社已经上线数万条国庆旅游产品。    从各个渠道的数据来看,在距离“十一”黄金周还有两周的时候,旅游产品的预定进入最后的高潮。    去哪儿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云南全省酒店预订量整体已经同比增长1倍,其中临沧酒店增长4.8倍,西双版纳增长2.7倍,大理、丽江增长也超过了1倍。此外,浙江等地的“十一”期间酒店预订量,也已超去年同期三成。    飞猪数据显示,国庆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价格方面则比去年偏低,其中酒店价格同比低约3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从8月底9月初开始,很多旅游业内人士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准备黄金周。    在旅游业工作十余年的资深旅游从业者赵平(化名)表示,今年“五一”出游很少,到了“十一”,因为中国疫情防控非常不错,可以说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徐立表示,国外市场现在基本没有恢复,带出境游的导游基本上都没有接到复工的通知。国内市场主要以短线游为主,团队的规模也比较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内预期,国庆黄金周的旅游市场,能否恢复到往年的程度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赵平表示,由于今年五一出游很少,十一相对来说就会成为大规模出游的一个集中期,加上又是全年中比较长的假期,对旅游业来说,还是很值得期待的。但是要达到往年的程度是很难的,经济不景气、可支配收入减少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旅游热情,规模能达到往年的七八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最近也带了省内的几个团,但不是我自己旅行社的,有一些同行群里也在找导游,不过都不多。前几天我去了一个旅行社,办公室都没有几个人的,很多位置都是空的,大部分旅游人还是没有事情做的。”一位在广东从事旅游工作的导游孙可(化名)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一判断可以从今年旅游相对低廉的价格中一窥端倪。    携程指出,受疫情后机票、酒店价格降低以及全国多地景区免费、折扣等和旅行社促销等因素,国庆跟团、自由行等打包产品人均卖价稳中有降。消费者可以用三钻的价格买四钻的产品和服务,预计是近年来性价比最高的旅游长假。    在这背后,一些群体比如学生的出游,可能将明显受限。携程的专家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国内,大批旅行从业者热切期盼国庆黄金周客源回血。然而,本应是国庆预订高峰期的9月中旬,很多高校“国庆只放1天假”,控制学生外出。 省内游、短途游是主流    业内人士发现,相比往年,今年旅游目的地的冷热不均更为明显。    携程表示,今年黄金周将有几大旅游热点目的地,头部目的地包括海南、云南、四川、陕西等旅游大省和国内著名旅游城市;西藏、青海、贵州、新疆等西部线路将成为人气目的地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热门目的地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低线城市,以自由行、自驾游游客为主。    根据目前的度假产品预订数据,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南京、武汉、重庆、西安,预计是国庆旅游十大客源地。而在此前携程“画出”的各个出游客源地城市长线目的地来看,北京旅客是全国搜索银川、大理热度最高的人群,也是全国搜索西安/西宁热度第2高的人群。广东人赴兰州机票搜索热度上涨205%,赴西宁机票热度上涨186%,银川、沈阳、北京也是广东人国庆热搜目的地。    徐立认为,谈到旅游景点的热度,“不可替代性”是最关键的。比如可能很多地方都可以观光,但是要说消费购物,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海南、香港等地。    在出境游几乎“熄火”的背景下,一些地区的吸引力反而明显提升。携程指出,三亚在国内的高端休闲度假属性相对较强,承接了出境游内化转换为国内游的部分需求,此外受益于海岛属性相对更安全,以及海南自贸港政策包括免税政策的推动催化作用等,预计黄金周三亚将依旧呈现“人从众”现象。    “今年国庆节,高净值人群的出境游红利,将转而叠加在国内游上,导致国内部分热门城市火于去年。”前述携程专家表示。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本地游和周边游同比增长超过50%,同期增幅首次超过长线游。因此,上海、杭州和北京成为最热门的入住城市,排在第四至第十位的城市分别为成都、广州、深圳、南京、西安、重庆和长沙。    去哪儿的数据也显示,以河南省郑州为例,郑州出发的热门线路TOP10排行榜中,河南省内的城市占据了6个。    这意味着,短线游、省内游的热度,相较往年明显上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很多旅行社也在重点推荐短线游、省内游。    徐立表示,十一期间公司、个人力荐的产品还是以省内的短线游为主,以他们公司来说,青城山、都江堰等一些自然观光的线路会比较多。    针对十一,孙可主要在推广东惠东的线路,因为跨省游面临的风险很多,大家还是很难放下顾虑,加上整个旅游的气候也没有恢复,贸然去推一些长距离的线路,可能情况也不会很好。    根据文旅部此前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旅游市场何时能恢复到往年的状况?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但是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潜力,以及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他们都颇有信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陈洁、康婉莹)
2020-09-17 10:56
国内游发展报告2020:预计全年国内游34.26亿人次,旅游经济或呈“W型”恢复
2020年9月1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助理研究员郭娜博士代表课题组在线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数据。 该报告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出版的第10本研究报告。基于长时间跟踪与深度调研,报告清晰直观地展现了2020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恢复与振兴态势、疫情常态化下行业新特征,并就2020年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国内市场是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振兴的基础支撑。报告对2020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持“相对乐观(3+4-)”预期,旅游市场将呈现W型恢复增长态势。 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带来重要影响 从影响程度上,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 从影响方式上,产业层面“转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带货”是关键词。疫情影响下一些企业的业务发生变化,积极应对疫情进行自救,比如众信、凯撒转为做国内游;流量运营成为下一个风口,比如苏心游、苏州旅游、莫愁旅游等区域性平台和地方性平台逐渐发力,国内旅游市场的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疫情推动旅游业智慧化发展,“无人服务”、“虚拟现实”、“智能导览”、“数据监测”成为各大旅游企业和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基本要求;随着携程、巅峰、驴妈妈和众多旅行服务商,以及越来越多的市长、厅长和县长等地方政府领导人加入到“种草”行列,2020年俨然已经成为“旅游直播元年”。 从消费行为上来看,“无接触度假、近郊游、预约游览”是关键词。近郊游成为游客首选,调查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11.5公里,目的地游憩平均半径13.5公里;常态化疫情防控、实名预约等要求,使预约游览成为游客的新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劳动节假期通过预约游览景区的游客比例达77.4%。 旅游业恢复与振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面未变。旅游接待规模保持稳固增长,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的60.06亿人次,总体增幅127.41%,平均增幅10.96%旅游收入规模保持稳固增长,收入规模从2011年1.93万亿,增长到2019年的5.73万亿,总体增幅196.89%,平均增幅11.29%。 市场下沉和消费升级让国内旅游消费基本面更加稳固。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诠释了源动力。 携程《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指出,旅游消费人群开始向更为辽阔的三四线城市扩散。其中,泰安、张家界、义乌等城市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19年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0%以上。市场主体的布局下沉带来了新活力。截止到2020年8月底,在营建的汉庭酒店新项目里,有60%在三、四、五线城市。 文化参与度稳步提升,赋能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专项调查显示,2019年国庆假日期间,66.4% 的游客参观了人文化和旅游游景点。银联商务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假日期间重点博物馆、大型主题乐园、古街与古镇为全国热门文化和旅游景区品类,消费人次同比增长达22.9%。文化活动丰富旅游市场,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强劲。 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变,发展趋势向好。区域间潜在出游力差距呈现出收敛趋势。2020年,预测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大约为6.0:2.6:1.4,即我国的客源市场有60%源自东部地区,26%源自中部地区,14%源自西部地区。从发展趋势来看,预测东部地区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70.0%下降到2020年的60%,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不断升高,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30.0%提升到2020年的40%,区域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 受跨省旅游业务政策影响,行业信心大幅提升。3月12日省内游恢复后,行业信心开始集聚。历经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关于旅游度假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持续上升,游客量波动回升。 7月14日跨省游解禁为旅游市场注入强心剂,恰逢暑期、亲子、避暑、商旅出游旺季,各目的地营销推介与促销活动也同期展开,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旅游行业复工复业同步进入加速期。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达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旅行社复工比例接近60%,95%以上的企业表示对旅行社业务的未来保有信心。酒店和景区的复工比例均超出90%。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之后的国内游复苏路径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商务游先恢复、再是近郊休闲、再是探亲、再是度假……,因此在复苏的前中期旅行社等获客量不多有一定必然性。 关注行业新特征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新特征关键词:“房车露营、精致小团游、云导游”。房车旅行作为国内新兴的旅游方式,因为私密性及安全性的特点,在疫情期间正以加速的状态被大家所接受,统计显示,租车预订单有10%左右的增长,其中,房车的在线租车成为热门选择。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5、6、7月份的订单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99%、220%、218%;订单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7%。 细分领域迎来个性化浪潮,携程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选择一单一团“私家团”产品的比例相比往年提升一倍,差异化、高品质的跟团游会有更大市场,选择高端旅行或精选小团的用户显著增长;跟随“云导游” 来场无接触之旅。疫情期间,全国多家景区联合高德地图,推出“云导游”服务,游客可通过景区随身听在线获取语音讲解,通过个人手机、耳机收听,来场安全、无接触的文化之旅。 文化休闲诉求日益成为人民生活刚需。文化消费日常化,夜间文化消费持续发力。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居民文化消费日常化趋势显著,周末文化休闲消费占比达到60.03%,而节假日仅占比9.82%。周末夜间文化消费占周末全天的40%。未来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文化消费支出预计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62.44%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本地文化体验,57.64%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本地休闲以商圈为主,异地体验关注文艺文化。 科技创新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省/市科技创新案例。重庆智慧平台助推行业发展,高新技术强化文化和旅游建设。数据管控方面推出文化和旅游大数据“驾驶舱”、文化和旅游“口袋云”两款产品,目标实现随时随地一手掌控全市文化和旅游客流数据、业态指标、异常感知、联动预警等。云南区块链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科技革新打造“数字云南”。这是将区块链应用于税务领域的一次新探索,也是“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和“游云南”平台立足于云南智慧旅游场景。 2020年国内旅游业发展预测与政策建议 全年旅游经济呈“W型”恢复和振兴发展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我们对2020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持“相对乐观”。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 34.26 亿人次,同比负增长43%;国内旅游收入2.76万亿元,同比负增长52%。政策建议,用好“新基建”等项目稳定旅游就业,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抓好疫情防控与市场监管,营造安全品质的消费环境。加快“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进程,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全面小康时代的旅游发展要求,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理论,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0-09-15 10:36
2020国内旅游,缓过气儿了吗?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于旅游行业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规模及增长率双双爆降:国内旅游人数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 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 2020年也将成为近10年以来,国内旅游行业数据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不仅如此,从2017年开始,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就呈现出“拐点”态势,逐步下行。2019年,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已然成为以往9年最低点,分别仅有8.4%和11.7%,距离2011年增幅巅峰时期的13.2%和23.6%,相去甚远。 不过,国内旅游的基本面还是依然稳固,尤其是两个核心因素的影响: 市场下沉; 消费升级; 市场下沉方面,酒店行业十分典型。劲旅君在9月2日发布的《是否注意到,三线以下城市新酒店悄悄变多了》一文有详细分析和解读。中国66家主要酒店集团2019年三线以下城市酒店数量占比达到44.1%;三线以下城市的酒店布局数据达到25%,远高于一线城市的11.1%。 在2020年各大酒店集团筹备开业酒店数量方面,预计新增加的6906家酒店,三线以下城市占到总数量的53.5%。 消费升级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专项调查》显示,90%受访者认为文化旅游消费是生活必需品。 从花费来看,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花费不相上下,仍占有较高比例。商务出差花费占比较高,访友和观光游览是城镇居民最倾向的出游目的,但其花费并不是最多的,反而是商务出差的人均花费最多,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出游意愿与实际花费的不匹配,有待进一步调整。 下半年对旅游行业影响最大的政策是7月14日跨省团队游的放开,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三季度行业复工进程加速,58%的旅行社、90%的酒店和景区已经全面复工,80.22%的游客有很强出游意愿。 国内旅游消费出现一些明显的新特征,目前国内居民文化消费日常化趋势显著,周末文化休闲消费占比达到60.03%,而节假日仅占比9.82%,周末夜间文化消费占周末全天的40%。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全年旅游经济呈“W型”恢复和振兴发展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对 2020 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持“相对乐观” ,并且提出三条建议: 用好“新基建”等项目稳定旅游就业,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抓好疫情防控与市场监管,营造安全品质的消费环境。 加快“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进程,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劲旅网)
2020-09-15 10:19
智慧景区票务系统,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实施意见》中有何应用?
今年的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意见第二部分以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对文旅产业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提倡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同时,强化票务信息监管,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在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部分,重点强调“鼓励各地区、各行业运用手机应用程序(APP)等方式,整合旅游产品信息,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改善旅游和购物体验。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客流疏导和景区服务。” 在过去十年的智慧景区建设中,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一直是工作的重点。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景区科学复工的首要环节。而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博物馆采取网上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随后文化和旅游部也发布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建议景区应实名制购票,采取互联网售票,通过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方式,实现科学分流,同时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 疯麦云智慧景区票务系统,采用实名制购票一人一票形式,实行分时段预约门票。游客在购票时需提交实名制信息,从而帮助景区快速采集游客信息,记录入园游客联络方式、来往交通等信息,并支持数据批量导出,随时查验,帮助景区严格监控游客信息,在购票环节就可前置管控游客流量,提前做好科学分流。 疫后“报复性消费”热潮是否会发生我们不得而知,但疯麦云致力帮助各景区从容应对疫情结束后游客的休闲游乐需求,配合景区一起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2020-09-07 13:40
文旅部部长胡和平:旅游业复苏,需要全球旅游行业的联合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期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于9月5日主办了以“重启旅游,再创繁荣”为主题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表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旅游复苏,同样需要全球旅游行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中方愿与各国深化合作、分享经验,共促行业繁荣发展。 胡和平表示,旅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许多国家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旅游又是对外界环境高度敏感的产业,因此也是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对于下一步发展,胡和平倡议,首先,政府应加强统筹、重点帮扶。建议各国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利用各部门的资源、推出综合性举措,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对旅行社、航空企业、旅游饭店等业态,应给予重点帮扶,以维系良好的产业生态。 其次,企业应危中求机、蓄力储能。建议在疫情防控期间,注重加强能力建设,谋划发展思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同时,根据疫情的变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恢复旅游市场。特别是要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智慧旅游,推进预约、限量、错峰出游,提升旅游的发展质量。 再次,游客应转变理念、健康出游。倡导中外游客树立科学旅游的理念,让安全出游、绿色出游、文明出游成为行动自觉,在做负责任的旅游者同时,收获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2020-09-07 10:44
半年报业绩亏亏亏之后,旅游业复苏迎来关键节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凤凰网旅游      与半年报业绩披露的热度相比,各旅游企业的业绩可谓是“一首凉凉”。   截至9月1日,在凤凰网旅游所选的2020上半年上市旅游企业业绩榜单中,共39家文旅企业总营收为621.4亿元,总营收增长率为-58.71%,同期,39家文旅企业净利润总和为亏损19.49亿元。  大企业找钱扩张        在旅游业的的整个大盘子里,持有重资产的文旅地产企业占到了冰与火的两级。净利润亏损前三的复星旅游文化、首旅酒店、新华联几乎全都是重资产持有为主。        这些企业的项目资产为企业全权持有,而在文旅模式开发过程中,其本身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也让这种企业无法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在疫情使得人们被迫禁足之后,单一的盈利方式在短时间内被破坏,加之人力成本、园区运营的开支无法及时得到营收的填补,企业一时之间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复兴旅文净利润亏损额排名第一,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以及多个营收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录的巨量亏损。不过,背靠复星系的辽阔版图成为复星旅文兜底的王牌,上半年,复星旅文拟发行70亿CMBS(商业抵押支持证券)用于日常运营及还债,其中68亿元的利率为5%。此外,复星旅文也充分看好下半年的旅游业发展,其公告称,自7月全球业务陆续重启运营以来,截至8月15日,ClubMed全球共26家度假村恢复运营,预计2020年底之前重开大部分度假村。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供需关系的变化,酒店业内部结构也在旅游业停摆的这个过程中调整,经济型酒店向中高端型升级成为现阶段发展趋势。首旅酒店上半年的举动很大程度印证了酒店业发展的趋势,尽管受到疫情严重冲击,首旅酒店仍坚定推动全年800-1000家开店计划。2020年上半年,新开店数量为250家,其中90家为中高端酒店,占新开店比例36%。然而,分析其逆势扩张的原因依旧不外乎首旅酒店背后有大股东首旅集团的支持。      与前两家文旅企业的出身相比,同样是重资产持有的新华联却没有好的命数,继今年5月13日, 新华联联合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战投的引入之后。知情人士称,目前新华联依旧在筹划出售旗下重资产以回血自报。      得益于地产+文旅的两条腿走路战略,华侨城成为榜单业绩中最好看的一家。细化分析其半年报,171.08亿营收中,旅游综合行业收入99.49亿,超地产业务收入。不过,68亿的地产收入毛利率为80.71%,而旅游业务毛利率则为37.66。此外,储备粮食过冬也成了华侨城当前首选,据不完全统计,华侨城上半年发行多笔中期票据、美元债券,而其利率仅为4.5%。      亏损与实现净利润为正的文旅地产企业之外,旅行社、传统的地域性景区上市企业、与酒店业务企业占到整个旅游业营收的半壁江山。这其中传统的地域性景区上市企业可大致以曲江文旅、丽江股份、桂林旅游为代表,分析其亏损原因,也不外乎这类企业大多依赖于单一的门票经济收入模式,疫情之后此类企业均全部录得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借免税政策的东风,中国中免成为业绩爆发中的“黑马”,在商旅服务、入境、跨境旅游服务同样被停滞后,凭借独有的免税招牌,中国中免实现7.8亿元的净利润。      旅行社方面,中青旅、凯撒旅业、同程艺龙涵盖着线上与线下的旅游业务,以这三家企业为对比,黑天鹅让线下业务断裂之后,线上成为新的增长点。不过,有观点认为,同程艺龙相比线下旅行社业绩较好的原因为,面向C端的业务中,多年的下沉市场为线上业务反哺了流量。      在一片凄凄惨惨戚戚的业绩声中,找钱、储量过冬成为文旅企业大的动向。而行业更多的成员依旧手足无措。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对旅游行业的纾困,跨省游恢复以及景区免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提振旅游业复苏的举措,旅游企业业绩也将迎来上升期。 复苏的机遇?      在已披露的39家企业净利润比率中,虽有七家净利润实现正数,但净利润同比数值下跌100%—200%区间内的企业居于多数。毫无疑问,一“疫”之后,亏损成为旅游企业共有的标签。      黑天鹅降临,旅游业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在2020后续所剩不多的几个月里,旅游业的业绩真的能迎来复苏吗?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对凤凰网旅游表示,从当下来看,虽然旅游业在八九月份取得一定恢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特别是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这个这两大市场基本处于归零状态,这种情况下,全国旅游行业的恢复,受到重大的影响,体现在国内旅游方面,暑期也估计灰只恢复了百分之五六十,跟去年同期相比,预计下半年总体回复也超不过五六十。      实际上,十一黄金周成为行业复苏的拐点所在。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下半年中,后半年旅游业能否真正复苏取决于十一黄金周的客流量。刘思敏认为,通常说来十一黄金周的营业收入要佔到全年旅游业营收的15%左右,所以如果今年十一黄金周不及去年,或者是与前年持平,那今年下半年旅游业复苏形势并不乐观。      刘思敏表示,目前疫情控制确实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行业总体发展态势也较好,十一黄金周的表现,要达到去年是不太可能,但会比今年暑期要好很多。
2020-09-03 10:18
周边游热度大涨,“低密度+高质量”景区或成十一黄金周赢家
今年年初,突然暴发的疫情让旅游业跌入低谷,旅游景区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以及暑期的到来,景区上调限流比例,旅行需求逐渐释放,景区尤其是周边游景区的客流量大幅上涨,部分度假型景区客房8月的入住率甚至超过去年同期。疫情发生以来,景区如何应对变化?目前是否已经全面复苏?业内人士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正在倒逼“低密度+高质量”成为景区新常态。另外,有丰富体验内容并且能住下来的生态资源景区更受游客青睐,能更快复苏。 北京周边亲子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80% 随着多地恢复旅行社经营,旅游业逐渐复苏,周边游恢复首当其冲,也带动了城市周边游景区的热度。端午期间,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自驾游、城市周边游和文化休闲游带动了旅游市场有序复苏。 7月20日,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至三级,旅游景区限量措施调整,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游客量限制的进一步调整,旅游信心的逐渐恢复,无疑给景区尤其是周边游景区带来利好。马蜂窝的数据显示,8月北京周边游搜索热度相比7月增长22%,北京周边亲子游搜索热度相比7月增长80%。其中,热度最高的周边游景点TOP5分别为百里山水画廊、金海湖风景区、古北水镇、十渡风景名胜区以及龙庆峡。 从受欢迎的景区类型来看,自然风光类型的户外景点依然是主导,同时游客对出游的品质和体验要求也在变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指出,疫情之后,人们更加亲山近水,生态旅游对于释放压力、修复身心具有显著作用,所以有优越生态资源的景区会更快复苏。同时,人们也更加青睐有丰富体验内容并且能住下来的景区,传统生态旅游更多局限于观光,而旅游消费升级的核心在于“体验”,能够提供具有独特性、极致性、趣味性体验内容的景区将更受到游客欢迎。 以古北水镇为例,在跨省游恢复和中高考结束后,古北水镇自7月底开始游客量逐步回升,8月入住率及营收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据统计,目前古北水镇景区游客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以上,其中散客市场已恢复近70%,团队市场因受各地政策影响不同,整体恢复相对缓慢,但从近期整体预订情况来看,也在不断增长。另外,景区住宿游客量恢复较快,客房入住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以上,其中散客恢复至80%以上,整个8月,景区周六的客房入住率接近满房。 疫情加速智慧景区建设 当下,出行前预约门票、到景区后检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已经成了游客的新习惯。预约系统也成了旅游景区的标配,同时更多现代化、智能化的景区服务手段也进入大众视野。比如一键预约、智能测温、电子门票、扫码支付、游客大数据分析等智慧景区手段,虽然在疫情前已经存在,但疫情进一步加速了“科技+旅游”的发展。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对各地旅游景区开放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要借助信息科技,有条件的地区要利用好本地“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推动“智慧旅游”,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景区预约服务、信息发布、流量管控、分流疏导、安全巡查等方面的作用。 葛磊表示,预约、限流、分时等手段,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基于消费升级的需要,帮助游客提升旅游便利性、增强旅游体验性的有效手段。景区的这些变化并非短期的应急之策,会成为智慧景区发展的趋势之一。 对于当下的景区来说,让游客舒心是长久目标,但让游客安心是硬性指标,严格执行防控措施也能帮助景区在疫情后迅速恢复。据古北水镇介绍,景区恢复开放后,全面提升了信息化智能系统,通过网络在线支付、扫码入园、语音导游等一系列“无接触”服务,为游客快速入园、观光游览提供了便利。除了日常的消毒杀菌,古北水镇在优化游览路线控制人流、入住客房二次紫外线消毒、房内增设夏季传统养生茶包等方面也做了功课,为游客放心游、安心住、舒心游提供保障。 “低密度+高质量”景区将成十一黄金周赢家 为了推动旅游复苏,今年暑期以来,全国多地景区掀起了降价甚至免票的热潮。8月,山东省的泰山、三孔、天下第一泉等81家国有景区大幅降低门票价格,部分低至两折;西安市80%以上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5A级景区大唐芙蓉园、楼观台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实施免费开放。从8月8日起至今年年底,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湖北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 门票降价对于景区重启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葛磊表示,对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景区,门票降价是大势所趋,从长远来看,这些旅游资源要成为一种全民共享的公共旅游产品。而对于商业化投资运营的景区,把门票降价作为一种短期的营销手段,能刺激客流量的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降低门票价格的前提,应是基于景区二次消费的完善,提升让游客“心甘情愿”消费的能力。景区经营的理念导向应从关注游客量转向关注游客满意度,进而提升客单价和重复消费率。 据了解,疫情后古北水镇景区游客人均消费客单价已经由原来的320元增长至491元,游客游玩逗留时间延长,入住2晚以上游客比重增多,其中亲子家庭等散客所占比重与之前相比呈增长趋势,旅行社、团队游等也恢复开放,但仍处于前期阶段。 随着消费者对夜游的需求上升,夜游项目是景区把游客留下的手段之一。比如古北水镇背靠的司马台长城,是国内最先开放夜游的长城,长城脚下的乘船夜游水镇,观看百架无人机搭载孔明灯表演秀,将音乐、灯光投影、喷泉融为一体的水舞秀等,都一度成为古北水镇的打卡项目。在夜间体验场景上,针对季节的特性和暑期亲子客群的体验需求,古北水镇把很多用餐地点搬到户外,开启了长城脚下纳凉、赏景、享用美食等当下流行的夜市模式。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景区都已经跃跃欲试,门票降价的同时,各类主题活动也已经在路上,而最终谁能俘获游客的心,业内人士指出,还要看谁能贯彻“低密度+高质量”的模式,谁能真正关注游客满意度。
2020-09-03 10:13
宣传推广有妙招 助力复苏显成效
       8月7日,湖北启动“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宣布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出游热情迅速被点燃,随后的首个周末,武汉市23家免费开放的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日均游客接待量环比增长近3倍……        “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取得的成效,是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回暖的一个缩影。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为促进大众旅游消费稳步回升,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心灵四季 美丽中国”线上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通过搭建多平台宣传推广矩阵,推动宣传推广方式创新。各地也推出了惠民礼包、引客奖励、线上直播等亮点频出的旅游营销、宣传措施,不断催热沉寂许久的旅游消费市场。这些举措不仅成为促进市场复苏的“加速器”,为扩大内需、助力内循环贡献了力量,也展现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丰富措施惠百姓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地纷纷通过景区免门票、旅游产品打折、文旅消费券发放等举措进一步激发游客消费热情,如今已显现良好成效。   “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开展以来,湖北省近400家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人气恢复明显。以8月15日为例,全省A级景区共接受预约78万人次,入园约50万人次。在利好政策带动下,湖北旅行社行业全面复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8月23日通报的数据显示,活动开展14天时间里,全省旅行社组接游客达69.2万人次,每天约5万人次,是4月至7月全省组团人次数的2.84倍。   在山东青岛,当地文化和旅游局于5月份携手在线旅行商等,建立线上旅游消费促进平台,开展了“时尚有你 惠游青岛——青岛市2020年旅游惠民季”活动,目前共有2000余家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参与。5月至6月一期活动,累计核销惠民消费补贴84万元,直接带动旅游消费666.6万元。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开展以来,青岛市旅游住宿业复苏明显,部分星级饭店7月客房出租率等指标已恢复至往年同期八成至九成水平;在落实好限量、预约、错峰等措施前提下,青岛各景区门票、主题线路产品、特色文创伴手礼等文旅产品销量十分可观。   复工复业关键阶段,全国各地推出了大量惠民措施,有效提升了客流量,进一步打响了文旅品牌。如,河南省安阳市发布“迎客入安”旅游优惠政策,面向自助游、自驾游游客推出景区门票五折等优惠;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爱上敕勒川”文旅惠民活动,组织景区、农家乐、酒店等推出系列惠民礼包。在这些惠民措施推动下,旅游市场复苏步伐不断加快。 多种渠道秀产品   在优惠措施不断“加码”的同时,各地还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等方面着手,确保优质旅游产品充分“秀”出来,让游客更好选择心仪的旅游产品。   位于京郊的古北水镇景区于4月底恢复开放,相继推出避世计划、疗休养、毕业季等特色旅游定制产品。其中,7月份推出的“长城骑士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同时了解长城文化;8月,古北水镇推出“星空帐篷营”“夏季星空啤酒夜市”等夜间特色体验项目,点亮京郊夜经济,有效提升游客体验。7月以来,景区游客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以上,客房入住量已恢复70%以上。近期周末客房入住率持续接近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等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景点。8月初,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全区10余家景区、3家骨干旅行社,驾驶着“夷陵号”旅游大篷车前往省内14个城市,开展“湖北人游夷陵”宣传推广活动,在所到城市搭建展台,向当地市民展示夷陵旅游产品。8月8日,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携手8个县市文旅部门在武汉举办“高温快闪开,恩施等你来”——恩施州文旅(武汉)城市快闪活动,现场的龙船调、摆手舞、黄四姐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展演,让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7月底至8月底,山东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文旅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首届胶东“国际海洋童玩节”活动。该活动聚焦海洋旅游资源,以“海边的童年”为主题,整合胶东五市“海洋+亲子”类项目,推出“涉海”“涉孩”等特色旅游产品和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五市共有超过200家文旅企业参与,累计推出300余项主题活动。 线上发力聚人气   不仅线下旅游产品、活动丰富多彩,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等线上渠道开展的创意活动也十分“吸睛”。各地多举措为旅游产业复苏按下“快进键”,助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各地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上阵,参与直播宣传活动,成为线上旅游宣传活动的一大亮点。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信息中心联合当地电台,推出了“百城局长带你游浙江”融媒大直播活动。余杭、新昌、德清、松阳、兰溪等多地文旅局长参与到活动中,介绍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同时推出趣味秒杀直播带货活动,相关视频直播点击量达150万次。   “直播带货是旅游促销的一种新探索。老板、主播、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齐上阵,为直播卖货开启旅游新消费场景,对旅游业复苏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郭娜说。   各地还推出了很多精彩的线上宣传推广活动。7月中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打卡新疆·晒红家乡”旅游网红达人大赛活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赛是全媒体传播活动,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大力宣传新疆的浩瀚沙漠、苍茫戈壁、葱郁绿洲、民族风情等文旅资源。同时,通过微信等平台发起互动话题,邀请网民积极参与,发布相关作品。截至8月中旬,该活动全网总传播量已超11.1亿人次。   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主办的“厦门文旅消费十二时辰云直播”于8月初启动,厦门24家酒店、景区和餐饮企业在直播中推出了价值3000万元的文旅产品,大量产品迅速售罄。   随着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力度不断加大、形式不断创新,文旅市场加快回暖,大众对文旅消费的关注度、参与度都在不断提升。
2020-08-31 14:55
暑期旅游市场渐入佳境,全面复苏仍需持续动力
日前,跨省游恢复的消息,为旅游行业发出了全面复苏的信号。陕西以“美妙西安等你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夏秋旅游线路;云南打起古镇牌,将古镇产业布局纳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江西的稻虾共作、休闲垂钓、果品采摘等“农业产业+旅游”项目,为游客带来优质乡村游体验。 在这个暑期,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出家门,各地景区人气明显复苏,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逐渐恢复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当前跨省游恢复已经一月有余,旅游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旅行社如何抓住暑期流量为旅游市场“带货”?如何有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热议的话题。 1、人气回升,暑期旅游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首届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在玉渊潭公园正式拉开帷幕。公园内,灯光、影像、音乐、表演等手段和特效装置打造出科技范儿十足的公园夜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览。7月14日跨省游恢复以来,北京旅游业复苏脚步加快。8月18日,“畅游京郊·北京乡村旅游季”启动,推出重点乡村游、京郊美食游、红色主题游和精品民宿游共四大主题40条京郊旅游精品线路。 当前,各地旅游市场人气状况如何?携程日前发布的《跨省游恢复满月人气报告》显示,从自由行、跟团游等度假产品的订单人数看,丽江、三亚、贵阳、张家界等地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城市。西南地区整体人气较高,云贵川各省目的地在人气排行榜中排名靠前。青海多个景点成为网红,西宁成为西部重要旅行目的地,三亚依然是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复工复产进程,各地景区经营活动从暂停到逐步限制性恢复,旅游活动也从省内游、周边游逐步放开。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跨省游恢复当天,各旅游平台产品搜索量暴增。在携程旅游平台,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线下7000多家门店咨询量爆棚。驴妈妈平台跟团游、自由行等产品相关即时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3倍。在马蜂窝平台,热门目的地如杭州、厦门、成都、西安、重庆的搜索量周环比涨幅都在200%以上。在飞猪平台,机票和度假产品的搜索量也不断攀升。 在跨省游恢复叠加暑期旅游旺季的契机下,各地热门景点人气持续升温。据了解,在山西五台山景区,游客每日预约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来自省内外的旅游大巴明显增多,宾馆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广西阳朔高铁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递增,每天上下车旅客达到7000人以上,旅游相关产业也开始复苏。 携程发布的《2020暑期亲子游人气报告》显示,跨省游恢复后,7月下半月以来,在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订单中,亲子游人数环比增长了400%。今年暑期亲子游订单占总体旅游订单的34%,仍为暑期最大出游人群,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45%下跌了11%。旅游业界人士分析,往年占据暑期国内游半壁江山的亲子游,今年人数、占比下降,一方面因为疫情原因影响了出游意愿,同时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门对师生、家长旅行出台限制性政策,也成为学生出行的一大障碍。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作为暑期旅游的三大群体,即青少年的研学旅行和毕业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养旅游、职工疗休养和公务人员的集中休假,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 2、研学游受欢迎,深度行成市场趋势 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园亲子研学游产品受到游客欢迎,公园游客量同比增长30%。8月16日上午,公园又迎来两个夏令营旅行团,近期这样的旅行团该景区已接待了6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园日均客流量约达2000人左右,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沿着历史轴游古都;去秦岭深处近距离观察大熊猫、朱鹮;在木工课堂体验木工手作,了解古建筑的榫卯、斗拱结构……近年来,在暑期参加研学游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今年暑期,上海市内亲子研学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受到疫情影响,游客对景点选择比较谨慎,更倾向于选择室外开阔景区、文化街或者环境好的自然景区。例如外滩、豫园、文化街等。”专注研学游市场的旅游企业棒棒龙旅行发起创始人王颖告诉记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内微旅行订单暴增,从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单一下增长到六七百单。 受疫情影响,今年暑期家长的出行选择比较谨慎,更加关注同行游客的安全情况。据王颖介绍,在今年选择跨省参加研学旅行的团队中,互相认识的游客们自组团、包团的较多,“熟人团”成为主流。 据了解,研学游成为旅行社众多旅游产品中相对恢复较快的类型。王颖表示:“研学游恢复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暑期孩子们有着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学游的爆单主要在于疫情期间本地游是更为放心和安全的选择。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出行的同时,能有更多知识上的收获。” 王颖分析,从市场恢复状况看,在今年暑期,很多主题性亲子酒店呈现爆满状态,更多的人选择了更为安全的自由行,选择旅行社团队游的减少了,但是旅游需求仍然存在。等疫情控制更为良好后,市场会迅速恢复。 研学游在暑期旅游中突围,也展现出深度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旅行方式不断迭代,旅游需求也在升级,要求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发出更多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 “目前,国外疫情状况还处在不确定状态,国内疫情防控状况不断好转。此前,家长会更多地选择国外的研学游产品,现在客户逐渐回到了国内市场,会倒逼国内旅行社开发出更为优质的研学游产品和课程。”王颖认为,国内研学游产品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各地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王颖表示,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旅行市场研学游的发展进程,对旅行社而言,不能停留在依靠景区门票赚取差价的模式,应该开发出更有深度的旅游产品,提升知识性、体验性的旅游附加值。 3、票价更低,全面复苏仍需持续动力 8月8日,湖北开启“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实名预约、测温、扫健康码后均可免门票进入,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据了解,活动启动以来,利好效应进一步释放,省内外游客出游热情高涨,黄鹤楼、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宜昌三峡人家等景区游客接待量普遍增长。 一直以来,部分景区门票定价过高、旺季涨价、景区内“门中门”“票中票”多次收费等现象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门票经济”也制约了景区合理发展,阻碍了景区更好承担公共服务属性和公益属性。如何合理降低门票价格,推进旅游景区从依赖“门票经济”到探索更多发展模式,也成为今年暑期旅游期间各地景区的“必答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不断完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规范景区价格行为,切实落实门票价格减免政策。 在政策推动下,今年暑期旅游期间全国多地景区推出一系列门票减免红利。在山东,81个国有景区集体降价,其中9家5A级景区。除法定节假日外,在政府定价的门票价格基础上,全部执行不低于5折的票价优惠。山西宣布今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省126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将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其中包括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著名景区。据统计,目前山西、云南、山东、内蒙古、贵州等省份纷纷出台了景区门票免费或打折的优惠政策。 戴斌表示,地方政府为振兴旅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短期减免景区门票,对于树立市场形象和提振消费信心是有益的。他同时提醒,行政主管部门既要考虑复工企业的市场节奏,也要考虑可能引发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切实助力景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跨省游、门票减免等政策利好推动了暑期旅游的复苏,但目前旅游行业前景及市场需求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政府、企业携手合作,为旅游复苏提供持续动力。《跨省游恢复满月人气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旅游消费受到限制,一些消费者依然不放心出门旅游,旅游业尚未形成全面复工复产的局面,大部分旅游企业、线下门店依然承受很大压力。 戴斌分析指出,那些还是走传统线路的不合理低价销售模式,靠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返佣,甚至搞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的行为,注定还是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疫情下的旅游企业更要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20-08-28 09:26
2 / 6